《我在深圳的青蔥歲月》[我在深圳的青蔥歲月] - 第849章 婚禮習俗 布洞房大吉大利

那胖媳婦起身就追,一邊追還一邊罵,眼看着追不上了,便一甩手,把手裏的一頭蒜照着那傢伙的後背就扔過去了,罵道,二蛋,你個臭不要臉的,等下看我逮着你怎麽搧你……

話還沒有說完呢,就先把自己也給逗笑了。在農村,一些半大小子最喜歡和自己的嫂子一輩的中年婦女開玩笑了,甚至動手動腳都是家常便飯,但是絕對不要越界,至於這個界要怎麽拿捏,大家心裏都是有數的,否則,你只要過了這個界,那就是萬萬不能被允許的,會被大家嗤之以鼻的。

早席和昨晚的菜一樣,不過還增加了油條和包子,不過很多人並沒有吃多少,首先是因為這早飯大傢伙都認為吃好即可,七八成飽,畢竟這個天不用下地幹活啊。

其次,我心裏明白,他們都想留着肚子中午多吃呢。因為今天中午的飯菜才是正席,好東西,硬菜,多了去了,那你想想,雖然現在不挨餓了,可也並不是家家戶戶每天都是大魚大肉的啊,現在有個機會能可勁的造了,誰願意放過這個機會啊,嗬嗬嗬……

在我們這裏,按照正常的婚禮流程,早上吃過飯後的第一件大事,就是要發車去女方家裏接新人的,以前是馬車,驢車,因為女方會有嫁妝需要拉過來的,家境好的有大衣櫃,大斗櫥,大桌子,大箱子等等,還有單車,縫紉機等,不過這些東西都是男方買的送到了女方,然後再一起發過來的,面子上好看嘛。

而家境一般的人家,也會陪嫁一些箱子啊等等,只是數量會少上那麽一些而已。在這來迴路上的講究也很多,這啦,那啦,過個橋,要放炮,過個河也要放炮,聽說是為了祭神的,讓他們保佑新人安全通過,以後日子順順噹噹,說實話,以前,我不但曾經跟着迎親的隊伍去過女方,也跟着送嫁的隊伍去過男方,可是這其中的道道,我始終都沒有整太明白。

不過,今天我結婚,估計我也沒有這個機會去搞明白這些,以為梓彤是外地人啊,昨天我們就和主事人討論過了,說要不要我們乾脆前一天就留在縣城住,到時候派車去縣城接新人過來,這樣子也算是完整地走完了形式啊,表面上也好看啊。

但是梓彤考慮一下說還是算了吧,她不想折騰了,這結婚不就是圖個樂子嘛,至於形式不形式的倒不是太在意,這離縣城還那麽老遠的,還得叫幾輛車,忒麻煩,更主要的是在家裏住的話,早上還能睡個懶覺呢,這麽冷的天,真心不想從被窩裏爬起來啊。

嗬嗬嗬,也行,尊重你的意見,就聽你的吧,於是便就省略掉了接親這個環節。一大早,幾個嫂子嬸子,就開始過來西屋布置拜堂和洞房的所需要的物件了,於是乎,「鋪新床、迎新娘、全家老少喜洋洋」。

首先「鋪新床」—這個是相當重要的,一定得由兩位或四位「全福太太」來承擔這個重任。何謂全福者?就是原配夫妻,而且兒女雙全的,這個在農村上了年紀的還是很容易找的,但是自從實行獨生子女計劃以來,慢慢的也是很少了,再後來,又隨着人的觀念開始發生改變,原配者也越來越少了。

全福太太們會先填枕,再裝套被,最後再鋪床,這時候,要在床的四角放些蓮子、花生、紅棗、桂園、白果等等,以示「早立子、花著生(有男有女),連生貴子」等預示好兆頭的意思。

正常情況下,為了祈求「早生貴子」,婚禮前一夜,還要請一未成年,父母

猜你喜歡